首 页 > 详细查看

保护地名文化 记住美丽乡愁丨地方特色篇
发布时间: 2023-8-16   浏览次数:228

除了以植被命名的、以萌宠命名的、采词取景的路名之外,西安还有一些道路的命名,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独特的地方特色。


泥叫叫巷 采词于鱼化寨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

泥叫叫巷南起福谦路,北至鱼化寨街。西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说,这个路名,采词于鱼化寨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——鱼化寨“泥叫叫”。

5月31日上午,华商报记者在泥叫叫巷看到,路的东侧是在建的楼盘,西侧是一个口袋公园,这条路虽然不长,也不宽,但路边的景色宜人。虽然下着雨,但漫步在路上,别有一番风味。

路上的行人很少,问了几名过路的市民,都不知道“泥叫叫巷”路名的由来。直到往东走到鱼化寨,才有年老的市民说,泥叫叫不就是“娃娃哨”吗!

老人说得没错。据《西安村落记忆》记载,“泥叫叫”又名“娃娃哨”、“鱼化寨泥塑”,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,指头粗细、长约寸半、低温焙烧的彩色陶哨子,主要用于儿童玩具和民间祭祀两种用途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相传始于明末清初,鱼东村的一座庙里住着一位从外地流落至此的人,会做泥叫叫,刚好鱼化寨一带有适合制作泥叫叫的黑土,这人便以制作泥叫叫为生,后来不断有村民们跟着学,便一代代流传下来。

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,在过去,每逢农闲时节,村子里家家户户取土做泥叫叫,送到古城西安城隍庙、八仙庵等地售卖。2007年和2008年,“泥叫叫”制作工艺分别被列入陕西省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
  西影路得名于西影厂 很多人对这条路保留着独特的记忆

西影路东起幸福南路,西至雁塔北路,接小寨东路。这条路得名于西影厂,也就是如今位于该路西段的西部电影集团。

5月31日,记者街访了10位市民,有9位都知道西影路的路名由来,“肯定是和西影厂有关啊,毫无疑问,西影厂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厂。”

据了解,西影厂的前身——西安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4月筹建,1958年8月成立。西部电影集团是中国六大电影集团之一,是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四大集团之一。在全国电影制片单位中,西影第一个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最高奖项,获国际奖项数量位居全国第一,影片出口量全国第一。

很多人对西影路都保留着独特的记忆。段先生就曾住在西影路上的北池头,“那时候的西影路,虽然道路狭窄,晚上的路灯也是灰蒙蒙的,可路上总是有人,人忙碌着,19路公交车我没少坐。”



  半坡博物馆周边 四条路体现遗址特色

在西安市城东的半坡博物馆周边,有这样四条体现着半坡遗址特色的道路:彩陶路、陶窑路、陶埙路、陶符路。

半坡遗址于1953年春被发现,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,在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埙及各类陶器上铭刻的陶符等,均为国内目前可考的历史时间较早、文化内涵丰富的发掘成果,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陶窑6座。其中陶埙是中国最原始的吹奏乐器之一,大多由泥土制成。

据考古学家考证,埙产生于史前时代,距今上限约7000年,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《诗经》中“如埙如篪”一词;半坡陶符,又称半坡陶文,是于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上刻画的符号,根据考古及结绳记事的结论和推论,经过分析、整理和辨识认为,半坡的文字符号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,它们已成为汉字的字形并为造字方式确定了基本框架。在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类形态各异的陶器文物,是半坡文化的集中体现,更是彩陶文化(即仰韶文化)鼎盛代表。



西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说,为凸显西安市这一深厚悠久历史文化脉络,故将东西向三条道路分别命名为“陶窑路”“陶埙路”“陶符路”,南北向道路命名为“彩陶路”。

涉老政策 更多…
· 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
· 西安市“十四五”养老服务体系专
· 「2023年西安市惠民手册」老
· 「2023年西安市惠民手册」居
·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“
· 《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》发布
·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
办事指南 更多…
· 西安市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办理
· 我市7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生活
· 个人老年公交IC卡今起办理
· 市信访接待中心接访时间今起调整
· 怎样申领《老年公交 IC卡》
· 碑林区圆满完成第三季度高龄老人